top of page
作家相片mayxreux

《㑃波諃朔事》(波叔雜談)第一集:佒壯原生態歌曲《山情水意流連客》

已更新:2023年2月21日




Starting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Yang Zhuang poetry in the first episode, I have just done a web programme "Àaw Poh Làm Slook Zlày" (Tittle-tattle of Uncle Poh ) in Yang Zhuang.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Zhuang or Kam-Tai language, Zhuang characters, poems and folk songs, you may wish to go in and have a look.


剛剛製作了一個壯語佒話節目《㑃波諃朔事》(波叔雜談)第一集,希望所應用的語言規範能夠成為壯語書面語規範的啟發。我不排斥借詞,但書面語法規範應當儘量應用壯語固有構詞法和句法,尤其是在口語語法高度漢化的今天,書面語的規範就更為有必要。如何避免使用漢語借詞「的」這個非常便利但會瓦解壯語固有詞法句法的功能詞,是一個難啃的課題。因為即使是我,平時口語也完全不可能避免使用它。遑論沒有語言學和語文學知識的普通壯族母語者。這個片子就做到了這一點,希望能夠提供一個範例。


第一集介绍的是佒壯原生態吟詩作品『山情水意流連客』。2008年我和一群朋友製作發行了全球首張壯語流行音樂合輯CD『貝儂』。這首歌便是十五首歌當中唯一一首原生態音樂,歌曲部分配有四種字幕:方塊壯文、佒壯拼音、漢語和英語。


0:00 《波叔雜談》節目簡介 1:54 佒壯“孿”體歌謠簡介 3:33 《山情水意流連客》上半部“孿” 6:10 佒壯“吟詩”簡介 10:21 《山情水意流連客》下半部“吟詩” 14:37 《波叔雜談》第一集尾聲。


所謂原生態,並非指歌詞部分,因為吟詩的歌詞都是臨場創作,歌手會隨著現場的主題來隨機填詞(羅新剛老師和我一起創作歌詞的時候,當時也是一氣呵成的)。這裡說的原生態,指的是音樂旋律部分,因為每一種吟詩中的曲牌變體的音樂旋律是流傳已久並固定下來的,連停頓和襯詞插入的位置都是不變的。


過去學界對吟詩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它的音樂特點,以及它作為對歌的手段的文化脈絡以及相關民俗研究,但對它的本體研究,即最核心的歌詞的部分研究得很零散,不成體系。為彌補這一空白,我和戴忠沛博士曾經發表過兩篇和“吟詩”有關的學術期刊文章,另外還有一篇正準備投稿。已經發表的兩篇中,有一篇論述了“吟詩”一詞和其格律特點的來源(廖漢波、戴忠沛2019b),另外一篇詳細介紹其歌路(格律特征和文學表達手法)(廖漢波、戴忠沛2019a)。我們的結論是,佒壯的“吟詩”即來自中古漢語的“吟詩”,其格律框架也對唐詩中七言律詩的排律的高度模仿,即七言體,保持尾韻一韻到底。但是,它也將侗偙語民族傳統的「腳腰韻」巧妙地結合到了漢語七言律詩的格律框架中的詩歌,即在保持每一聯尾字均和其他聯尾字押尾韻的同時,每一聯內部的上下句之間還保持押腳腰韻。尾韻均為平聲字,腳腰韻均為仄聲字,兩套來源不同的押韻體系並行不悖。另外,吟詩的問世,和中越邊境形成的歷史息息相關,它是壯族自我“華化”的一個重要手段(戴忠沛、廖漢波 2023)。。


詞作者之一的羅新剛老師是我在佒壯詩歌研究上的良師益友,可惜他已經在十多年前離開人世。每每聽到這首歌,感覺他音容猶在。就以這個節目的第一集,送給羅老師吧。


參考文獻:

Lee, Chun-Yin Sampson & Liao Hanbo. 2018. A propose an integrated Yang Zhuang orthography. https://abcsampson.github.io/YangZhuang/documentation


Liao, Hanbo (廖汉波) & Tai Chung-pui (戴忠沛). 2019a. Guǎngxī Débǎo Xiàn Zhuàngzú duìgē chuántǒng "yínshī" de yīnyùn gélǜ jí gēlù jǔyào: Yǐ "Débǎo géxū shāngē" wéi lì (广西德保县壮族对歌传统“吟诗”的音韵格律及歌路举要——以〈德保歌圩山歌〉为例) [Phonological rules, poetic form and dialogue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Zhuang antiphonal singing ‘ngyam sley’(吟诗)in Debao, Guangxi: illustration from 'Folksong of Debao Song Fair' (德保歌圩山歌)]. Mínzú Wénxué Yánjīu (民族文学研究) [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(Beijing: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,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] 2019(4). 15-36. (CSSCI)

Liao, Hanbo (廖汉波) & Tai Chung-pui (戴忠沛). 2019b. "Yí huā jiē mù": Zhuàngzú "yínshī" cíyuán yǔ gélǜ yuánlíu kǎo (“移花接木”——壮族“吟诗”词源与格律源流考) [To graft and transplant: the etymology of Zhuang ‘ngyam sley’ and the origin of its poetic form]. Mínzú Yìshù (民族艺术) [National Arts Bimonthly (Nanning: Guangxi Academy of Ethnic Culture and Arts)] 2019(2). 51-61. (CSSCI)


Tai Chung-pui (戴忠沛) & Liao, Hanbo (廖汉波). 2023. 「華胄」之身份標籤——中越邊境構建下的壯族對歌傳統「吟诗」. Manuscript.

22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